二〇二三年二月即将结束,各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陆续发放。对于一月刚退休的群体而言,能够顺利领取养老金无疑是一件幸事。然而,坊间也流传着提前退休会降低养老金的传闻。这种说法究竟是否属实融凯配资,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?让我们细细探究。
我国现行养老金制度的核心在于“多缴多得,长缴多得”。笔者身边许多退休工人,即便职业生涯平平,每月也能领取到约四千元的养老金。这主要得益于他们较早地参加工作,缴纳社保的时间较长。许多男性退休人员的工龄都超过四十年,因此每年养老金的增长幅度也相对较高。然而,与父辈们相比,当代人受教育年限延长,进入职场的年龄普遍较晚。父辈们大多在十七八岁便开始工作,而如今的年轻人,十八岁可能还在准备高考。这也正是国家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展开剩余70%那么,养老金究竟是如何计算的呢?目前,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,过渡性养老金占比逐渐减少,在此暂且忽略不计。基础养老金源于国家统筹账户,其计算公式为:(退休前一年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)÷2 × 缴费年限 × 1%。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个人缴纳部分的累积总额,按照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平均发放,计算公式为:个人账户存额 ÷ 计发月数。退休前,务必仔细核对个人养老保险对账单,确保缴费年限准确无误。尤其对于有档案记录的人员,更需仔细查验以往参工时间的准确性,避免出现误差。笔者曾耳闻一位退休阿姨,在退休时查阅档案发现工龄登记少记数月,经过多方奔走才最终追回丢失的工龄。
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,提前退休是否意味着养老金减少?这一观点并不全面。无论选择何种退休方式,退休年龄都不得低于法定退休年龄:男职工60周岁,女职工55周岁或50周岁。因此,按照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,养老金不会减少。如果按照延迟退休年龄办理退休,多缴纳的年限将计入养老金计算,相较于按照原退休年龄退休,养老金必然会更高,因为缴费年限更长,相应的当年社平工资也更高。
让我们以某城市为例,模拟计算少缴一年工龄对养老金的影响。假设2023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7200元融凯配资,个人按照最低缴费比例0.6计算,累计缴费15年:
基础养老金 = (7200 7200 × 0.6) ÷ 2 × 15 × 1% = 864 元
个人账户余额假设为70000元,则个人账户养老金 = 70000 ÷ 195个月 = 358.97 元
合计养老金为 1222.97 元。
若2024年月平均工资按4%增长,则为7500元,重新计算:
基础养老金 = (7500 7500 × 0.6) ÷ 2 × 16 × 1% = 960 元
个人账户余额假设为75000元,则个人账户养老金 = 75000 ÷ 195个月 = 384.61 元
合计养老金为 1344.61 元。两者相差 121.64 元。
可见,少缴一年工龄的影响已较为显著。如果少缴5年、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工龄,差距将更加明显。因为每年的月平均工资均有所上涨,且工龄增加,基础养老金的差距会更大。由于企业退休人员普遍按最低缴费比例缴纳,因此养老金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缴费年限的差异。
总而言之,按照原退休年龄办理提前退休,养老金不会减少;但如果选择延迟退休或按照新的退休年龄退休,养老金则会高于提前退休。
"融凯配资
发布于:云南省迎客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