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在观礼台上,那种心潮澎湃、热血沸腾的感觉华丰金服,我到现在都忘不了。”近日,抗战英烈李兰池的后代马惠玲返回家乡长岭县,向记者讲述了9月3日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的经历。回忆起现场场景,她难掩激动,言语间满是对祖国强大的自豪与对先辈的崇敬。
此次,马惠玲作为抗战英烈李兰池的后代受邀观礼,近距离感受阅兵的震撼场面,这段经历对她而言,意义非凡。“飞舞的彩旗、嘹亮的歌声、整齐划一的方队,精良的现代化装备,每一名中国人都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。”马惠玲说。在阅兵仪式现场,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80多年前的烽火岁月,外祖父李兰池的形象在她心中愈发清晰。李兰池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,后进入黄埔军校高级军学研究班深造。他先后参加过淞沪会战和江阴保卫战,1937年12月,在南京保卫战中壮烈牺牲,后被民政部公布为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战英烈之一。想到外祖父和无数先烈们当年用血肉之躯,才换来了今日的和平,马惠玲忍不住调出外祖父的照片。“那一刻我们心连心,希望能让外祖父看到,这盛世如你所愿。”马惠玲感慨,“何其有幸,见证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军队的日益强大。”在阅兵现场,她还特意带上自己组织编辑的《李兰池遗墨》,书中收录了外祖父46幅书法作品、他与家人的照片,以及马惠玲撰写的《世纪悲欢——纪念我的外祖父李兰池》一文,她希望这本书能为外祖父带去慰藉,她更希望这本书能被更多人传看。
展开剩余45%谈及家人与外祖父的英烈故事华丰金服,马惠玲的眼眶不禁泛红。“外祖父离开家时,母亲还小,她常说外祖父是一个心怀大义、有学问且热爱书法的才子。”当时,由于战争时期信息不畅通,李兰池的事迹一度被家人误解,家人在寻找亲人的过程中困难重重。“母亲直到2007年去世,都未能知晓更多关于外祖父离家后的详情。”这成为马惠玲心中难以释怀的遗憾。在2010年之后,马惠玲及家人偶然发布信息,与一直苦寻他们的辽宁省葫芦岛市相关部门取得联系,李兰池英烈事迹被家人知晓,他的名字一直被详细记载在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纪念墙上,那时才得知李兰池是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战英烈之一。
如今,马惠玲已退休多年,她深感肩负着传承先辈精神的重大责任。“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外祖父一样的烈士英勇奋战、保家卫国,我们才有了现在安稳的生活。”马惠玲话语朴实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,她常常跟儿孙讲述外祖父的故事,希望孩子们能铭记历史、传承伟大抗战精神,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。对于青年一代,她说:“要干好本职工作,尽职尽责,不忘历史,缅怀先烈,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。”
松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:高铭泽 蔡廷光
来源:松原市融媒体中心
初审:邓艳平
复审:张 维
终审:孙忠超华丰金服
发布于:北京市迎客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